生态环境部公布省级生态环境系统新闻发言人和发布机构联系人名单

生态环境部公布省级生态环境系统新闻发言人和发布机构联系人名单

生态环境部公布省级生态环境系统新闻发言人和发布机构联系人名单

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40):安徽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共建共管

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40):安徽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共建共管

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与黄山风景区西大门接壤,总面积27.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7.6%,拥有高等植物1295种,珍稀保护植物42种。脊椎动物28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5种。

四川启动第三轮省级督察 此次督察坚决禁止“一刀切”和“滥问责”

组建5个督察组,对成都、自贡、德阳、宜宾4市开展督察。经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第三轮第一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近日全面启动。

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工作动员培训顺利举办

2022年11月2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组织举办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工作动员培训,对《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及《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指南》进行要点解读,就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气候敏感脆弱领域识别、气候敏感脆弱区域识别、城市气候风险及适应对策选择等进行专家讲解,并就下一步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各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同志在线参加会议。

视频丨生态环境部 推动各地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视频丨生态环境部 推动各地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视频丨生态环境部 推动各地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云南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财政投入 十年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2507亿元

记者日前从“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建立健全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政策保障机制,十年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2507亿元,全力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及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等。

云南印发省级“一河一策”方案 提出六大类14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逾360亿元

云南省六大水系(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牛栏江及赤水河“一河一策”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目前正式印发,从水域岸线状况、水质和水量、生物状况、社会服务功能四个准则层方面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大量监测数据和定量分析方法科学诊断河湖健康状况,分析六大水系、牛栏江及赤水河干流保护治理存在的问题,综合提出不同流域不同河段保护治理目标和标准。

18位省级领导亲自包抓53项任务 黑龙江全力推动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强化政治责任、健全工作机制、严肃追责问效等措施,全力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甘肃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全部完成 查实700多个突出问题,公开通报30个典型案例

甘肃省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近日全部完成,实现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两轮次全覆盖。

长江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同题共答 高位推动 加快形成流域一体化治理格局

长江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日前举行,部署2022年长江流域河湖管理保护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流域统筹和区域协作,加快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携手打造美丽幸福长江。联席会议轮值召集人、湖北省省长王忠林主持会议并讲话。

浙江出台全国首个省级财政支持“双碳”政策 2025年,初步建立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框架

近日,浙江省印发实施了《关于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标志着全国首个省级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出炉。

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在今年省级总河长会议上强调 彻底排查整治污染源 坚决消灭劣Ⅴ类水体

吉林省2022年省级总河长会议近日以视频形式召开,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准确把握河(湖)长制改革发展新要求,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责”“有能有效”协同发力,严格落实治水兴水任务,切实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以水为核心,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青海第三批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完成进驻 共受理群众来电来信举报30件

经青海省委、省政府批准,青海省第六、第七、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进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目前,第三批督察进驻工作全面完成。